新能源材料结构与性能协同创新中心 | |||||||||||||||||||||
2022-06-01 16:59 审核人: (浏览次数:1) | |||||||||||||||||||||
| 中心基本情况 (一)发展历程 能源和环境问题是目前人类亟需解决的两大问题。在化石能源日渐枯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全球气候变暖的今天,寻求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可再生绿色能源、谋求人与环境的和谐显得尤为迫切。新型的可再生能源,譬如氢能和太阳能等的利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车的逐步市场化,各种便携式用电装置的快速发展,均需要高效、实用、“绿色”(零污染、低污染)的能量储运体系。因此开发新型的储/制氢材料、储能材料,解决材料应用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显得非常重要。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精神,加快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的组织实施,c7(中国)官网c7(中国)官网首页、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广西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等(六校一所)以“2011计划”总体精神为指导,共同建立“新能源材料结构与性能协同创新中心”。 能源科学与技术的突破,亟需多学科、多单位、大团队的协同创新。上述三大产业的核心技术都关系到物质的创造、转化及其应用,正是材料科学和化学科学的研究重点。就我国基础研究总体水平而言,化学和材料是最为接近世界一流的学科,但引领性和影响力与科技最发达国家相比尚有明显差距。因此,瞄准能源领域的世界难题,开展我国优势基础学科的协同创新,冲击学科前沿,更是从源头上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最基本需求。 (二)研究方向 c7(中国)官网c7(中国)官网首页、复旦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西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材料学科和南开大学的化学学科具备冲击学科前沿的基础和实力, 并已开展了多年有效的协同创新探索,形成了协同创新体的雏形。协同中心以在能源领域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在材料和化学基础学科领域冲击世界一流为导向,充分协同六校一所优势资源协同创新体,延揽国内外杰出人才,瞄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材料设计与晶体结构/微结构精确表征”、“先进磁电材料”、“材料结构与吸放氢性能调控”等4个主攻研究方向中的核心科学与技术难题,以合成制备、理论模拟和仪器方法为基础和支撑,注重交叉前沿研究和前瞻性、非共识性探索和大学科交叉研究,通过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和新机制,构建科研、技术和行政三者协同的国际一流人才系统,以化学为基础,材料为载体,能源为目标,在前瞻、主攻和支撑方面实行开放、协同和集成的科研组织模式,并设立行政综合部为科学研究提供全方位世界一流的技术和行政支撑,努力将中心建设成为探索高校转变创新发展方式的“特区”。 协同中心总体思路以“加强基础研究、依托需求牵引、提速产品开发、深化产学研结合”为科技工作目标,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根本任务,推进“构筑大平台、汇聚大团队、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做出大贡献”的科技创新模式,实行“特区制”管理,有效突破现有运行机制、经费支持、人员管理、团队建设、评估激励等方面体制和机制的局限,建立基于“互利共赢”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一个由地方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龙头企业构成的、良性运行的、多元的、开放的、动态的协同创新合作平台;并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区域综合实力、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与模式、高校教育创新质量上台阶等具体目标。具体而言,即建立科技人才、科技资源、科学技术和科技回报四个共享平台,创建知识创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四个运行模式。主要参与单位将派出兼职研究人员与牵头单位的研究人员组成课题组,共同在相关的前沿研究课题开展合作研究。合作联盟将创建“产、学、研”一体化的自主技术协同创新体系,汇集国内知名研究机构的著名学者,建立起一套专职研究人员与兼职研究人员共同开展科研的机制与体制。在项目支持下,逐步建设一支具有国际水平、国内一流水平、具备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的创新联盟,促进中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产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和科研成果。以项目研究促进科研条件建设,进一步整合资源、凝聚方向,形成优势和特色,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科学技术分析测试和研究的平台,力争成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提高我国在新能源技术领域和先进磁电材料的结构调制与性能优化方面的国际竞争力,同时服务于广西区的地方经济,带动一批新能源材料产业链的发展。 (三)团队情况 1.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负责人为孙立贤教授; 2. 材料设计与晶体结构/微结构精确表征,负责人为周怀营教授; 3. 先进磁电材料,负责人为饶光辉教授; 4. 材料结构与吸放氢性能调控,负责人为朱敏教授。 (四)协同单位(单位名称、类型)
| | | |
|||||||||||||||||
【关闭窗口】 |